上周五,禪城區政府主辦的佛山(禪城)首屆線上美食節活動正式上線。即日起到五月底,將分批發放首期總額3000萬元的禪城消費券。截至昨日,已分三批次向市民隨機派發了共計4萬個消費券包,金額總計800萬元。
連日來,從嶺南天地到創意產業園等主要美食集聚區,從印象城購物中心到綠島廣場等重點商圈商業體,在禪城消費券的帶動下,商家紛紛推出各種優惠券,一大波優惠折扣讓人目不暇接,人氣回升十分明顯,帶動消費迅速回暖。
優惠力度大 消費漸回暖
“我也搶到了,有什么推薦?”昨日上午,同濟東路某小區業主群內,成功領取到“禪城版”消費券后,兩戶居民相約各自帶著家人趕到國瑞升平里消費。連日來,由于優惠幅度大等原因,禪城消費券受到市民熱捧,每到派發時間都出現“秒光”現象。
位于中心城區核心地帶的國瑞升平里,約85%商家參與了禪城消費券活動。連日來,在區政府派發消費券的帶動下,前來消費的市民人數顯著增多,園區許多商家均趁機推出各項優惠活動,營業額迅速上漲,許多原本缺乏信心的商家,也趁機迅速恢復營業。
國瑞升平里總經理劉志遠介紹,在禪城消費券等活動帶動下,上周末客流量比此前周末增加了三成,銷售額更是提高了50%,增強了園區和商戶的信心。
位于季華五路的印象城購物中心,前來消費的人數也顯著提升。“雖然沒搶到禪城版消費券,但各大商圈商家推出的優惠券,優惠力度也非常大。”前日,黃小姐一家三口來到印象城,搶到商家派發優惠券后,僅用不到100元便搞定了午餐。
提振消費信心 彰顯產業特色
“發放首期總額3000萬元的消費券,每月各發放1500萬元。”線上美食節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,本次活動期間,禪城采取線上發券形式,以消費包形式隨機派發,向居民發放面額兩百元券包,每個券包均含三張消費券。
凡佛山市用戶和目前定位在佛山的用戶均可參與。用戶通過“禪城發布”公眾號,按操作提示進入美團或大眾點評 APP 抽獎活動頁面,點擊“領取”按鈕即有有機會獲得消費券包,消費券可用于購買商場團券或商戶團券,用戶在7天有效期內只可領取1次。
本次線上活動覆蓋范圍廣,嶺南天地、佛山創意產業園、國瑞升平商業中心、南風古灶、紫南美食廣場等美食集聚區,重點商圈商業體包括東方廣場、興華商場、順聯國際、印象城購物中心、新DNA購物中心、天虹購物中心、綠島廣場等商家均參與。
“消費擴容提質是高質量發展的‘助推器’,以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、實現消費恢復增長為目標。”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,活動旨在以“政府提供支持、平臺提供支撐、企業提供資源”方式,推動消費服務業全面復蘇,提振市場消費信心,拉動消費持續增長。
4月17日至26日每日上午10時,禪城區將再度發放電子消費券,每日數量有限,領完即止。5月份消費券發放方式,將適時再作公布。
多重消費刺激下的禪城餐飲行業逐步回暖
煙火氣漸濃 消費者漸多
站在大街上盯著手機搶消費券、進店詢問“是否可以使用消費券”、點餐金額往滿減額度“湊單”……上周末,禪城區首屆線上美食節開幕,同時迎來了佛山消費券、禪城消費券、祖廟消費券等多輪消費券的第一個疊加的周末,在禪城的大小餐飲企業,出現了一系列“有趣”的畫面。
連日來,佛山日報記者兵分多路實地走訪發現,在政府消費刺激的引導下,商圈和商家想方設法積極自救,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,消費者外出消費意愿明顯提高,部分餐廳出現了排隊消費的現象,商圈人氣旺了起來,餐飲業逐漸“回暖”。
政府扶持:消費券帶動 商圈營業額提升50%
4月12日中午,陽光明媚,在嶺南天地,市民或拖家帶小前來散步,或三五成群組隊吃飯。翡翠拉面小籠包、蛙小俠、味稻一號、叁色西餐餐吧等餐廳的門口均排起了等餐的隊伍。
走進翡翠拉面小籠包餐廳,只見餐廳按照相關指引,安排了顧客隔桌而坐。該餐廳負責人說,消費券發放以及市、區領導帶頭消費,讓市民增強了消費信心,店里人流和銷售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五成。
幾乎同一時間,叁色西餐餐吧內除隔離的桌椅外基本坐滿。“政府想方設法幫助我們,給予我們很大的信心。”餐廳創辦人之一的Vincent表示,目前餐廳的客流量逐漸增加,尤其是天氣晴朗時,經營可恢復至七成以上。
“我們對未來非常有信心,相信到下半年經營就會恢復正常。”Vincent表示,從禪城出發,5年時間他們在廣東5個城市開了8家店,“禪城是一塊福地,我們很有信心繼續做大做強。”
嶺南站相關負責人介紹,嶺南站和嶺南天地客流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,4月的第一周,客流更是進一步提升,“在我們集團分布在全國多個城市的項目中,佛山的項目恢復得算是比較快的。”
即使是天氣不太好的4月11日,一些商圈的人流依然不少。
當日上午11時,到國瑞升平里的君瀾品味主題中餐廳就餐的客人絡繹不絕,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。
該店曾于3月初嘗試恢復開業,但受疫情影響,營業收入不高,僅有節前正常水平的一成,因此恢復營業一周后又暫停營業。上周六,乘著政府發放消費券的東風,該店又再重新開業,當日營業額便恢復了節前正常水平的三成,給了商家極大的經營信心。
政府促銷費活動不僅帶動了商戶恢復營業,還直接促進了園區人流量和營業額的迅速上漲。“盡管從2月開始復工復產開始有序推進,但不少商戶缺乏經營信心,就沒有恢復營業。”國瑞升平里總經理劉志遠介紹,禪城消費券等活動為園區及商戶發展注入了“強心劑”,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。“園區約85%的商家參與了禪城消費券活動。得益于各項促銷活動,上周末客流比此前周末客流提升了30%,銷售額提升了50%。”
同樣,在各級消費券、禪城首屆線上美食節以及園區促銷活動的共同帶動下,佛山創意產業園日均人流量已升至2萬人次左右,逐漸接近疫情發生前日均人流量3萬人次的水平。
商圈自救:減租促銷 豐富線上營銷方式
面對疫情,政府刺激是引導,是外力,關鍵還得靠商家自救,迸發內生動力。
作為佛山最集中的美食集聚區之一,佛山創意產業園不僅在疫情期間給租戶適當減租,還以各種營銷策劃活動,力撐餐飲企業。自3月中下旬開始,該園區就舉辦團購活動,在網上陸續預售“50代100元”“1元搶30元”的團購券。
園區通過此次活動,聯動園內80%的餐飲、零售商戶,給消費者折扣優惠。園區直接給商戶提供了超過百萬元的補貼。
“對于政府和園區的活動,我們一直都積極參加,在消費券帶動下,我們店營業額提升了約10%。”有米師傅創產店品牌負責人黃曉東表示,目前店里經營總體恢復了七八成,其中,外賣月均有四五千單,恢復至疫情前的八九成。
疫情改變了商家對互聯網的認識,互聯網+餐飲成了餐企復產的重要抓手。
佛山天虹商場設立“RainGO 天虹到家服務”,顧客可通過天虹APP或小程序、電話、微信社群等方式采購生鮮食品、餐飲外賣等,在門店周邊半徑3公里內訂單下單后2小時內送貨上門,且99元以上免收運費。
與此同時,依托自家線上平臺,天虹打造了一個直播間的展示窗口,并組織動員場內商戶上直播“帶貨”,幫助他們增加推廣渠道,拉動消費。
國瑞升平里則另覓蹊徑。一方面,通過邀請樂隊現場演唱,提升文化街區的文化氛圍,另一方面,做足思想工作,勸說其他商戶盡快復工,并研究方案幫助提升商戶銷售額,包括打造創意市集,展示商家特色產品;幫助企業嘗試直播等線上營銷,提高營業額等。
劉志遠表示,接下來,將聯動北京等地資源,進一步豐富特色文化創意集市,并對文化街區的固有建筑景觀進行美化布置,使園區更具時尚氣息;推動非遺項目的落地和活化,邀請非遺藝人現場表演及展示作品。
“疫情對于整個服務行業都是一個極大沖擊,給我們的觸動也非常大。”劉志遠表示,接下來除了繼續豐富線上營銷方式、增強與市民文化互動外,將進一步提升園區安全、清潔衛生水平,讓市民游客在文化街區吃得開心、買得舒心、玩得盡興。
企業謀變:推特價菜和代金券 直播帶貨提升人氣
疫情期間,禪城許多餐館全面提升了安全衛生標準,鞏固營業“根基”。也有不少餐飲企業推出特價菜、代金券等促銷活動,提升顧客的消費熱情。
由于禪城消費券多人搶,難免有人落空,但依然沒有打擊市民外出消費的熱情。“中午有朋友來,沒券也準備出去吃飯。”4月11日,市民陳小姐本已做好了全額消費的心理準備,但當她來到了位于嶺南站的山頂沙河粉時,還是收到驚喜:只見門口鮮明擺放著各類優惠活動,除了政府優惠券外,該店鋪還推出了35元購50元的優惠,每人最多可團6張。
“太值了吧。”一看到后,陳小姐馬上掃碼購買了4張。當日,她和朋友共4人點了8個菜,原價共307元,用了消費券后減了60元,只需247元即可。“買單的時候發現,這券已經搶完了。要不然還想再買2張,可以更優惠點。”
同樣的情景,在子曰·禮茶居紫南分店也上演著。
“近幾日,進店喝茶吃飯的年輕人明顯增加了,他們在結賬時都會選擇使用消費券。”子曰·禮茶居紫南分店店長李文杰表示,除了政府優惠外,顧客還可疊加使用店方推出的優惠。“我們相繼推出了6款單人和5款雙人的惠民套餐服務以及僅需6元的惠民外賣活動,得到一些客戶的好評。”
不止如此,疫情之下,越來越多餐飲單位“試水”直播等新型推廣方式,主動突圍。
西貝筱面村是天虹商場首批加入直播的餐廳,店家將大廚做菜的全過程放在線上演示供客人觀看,同時利用企業已有的客戶建立粉絲群,通過社群營銷來爭取客戶。通過“吃播”這種新型推廣方式,把線上觀眾引流至線下,提升整體營業額。
此外,還有企業邀請網紅“吃播”,發力眼球經濟;也有企業研發新產品,豐富菜單……不論是通過哪種方式,他們都在逆流而上,助力禪城餐飲業“回血”。
搶券故事:一家三口都是“搶券達人”
“我搶到啦!”昨日上午,禪城市民楊小姐寫下了一條朋友圈。
“搶到禪城券后,我就實現了搶券的‘大滿貫’了。”楊小姐說,她先后搶過佛山市、禪城區、祖廟街道甚至南海區的消費券,至今花掉超過300元的消費券。
昨日中午,楊小姐到創意產業園吃飯,拿著幾張消費券,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園區推出了50元團58元,99元團128元,199元團258元的代金券優惠,如果用禪城消費券購買,就相當于分別只需花10元、39元和99元,最低折扣低于兩折,且優惠券既可用在園區餐飲也可以用在購物,再疊加使用上周四在佛山日報直播中領到的飲品券。“非常實用,不花對不起自己搶券那么辛苦。”
不止是楊小姐,她的父母也是“搶券達人”,兩名老人都搶到了佛山券和祖廟街道券。楊小姐媽媽認為,祖廟街道券很接地氣。“雖然面值不大,但卻是唯一一個沒有門檻的代金券,而且適用于應記、北香園、大可以等老字號,使用起來非常方便。”
楊小姐爸爸則認為佛山券最為大氣,“哪里都能用,在支付寶支付時自動扣減,非常方便。”
楊小姐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家庭微信群,里面有一張搶券時間表。“現在我爸爸媽媽每天都會問我明天幾點搶什么券,搶到券又去消費。”她認為,省下錢固然開心,但搶券的過程更開心,在搶券用券之間,不僅拉動了市民的消費,也加深了家人之間的感情。
記者觀察:煙火氣恢復了 城市活力重現
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地的購物中心放了一個“寒假”。當疫情擋住人們出行的腳步,餐飲業成為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。
疫情之下,何時可以“下館子”吃大餐,讓餐飲業重現“五味烹調、三鮮蒸炸”的“煙火氣”?
在禪城,領導干部率先給出了答案。緊隨佛山市的步伐,禪城領導帶頭消費,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傳達疫情防控信心,鼓勵市民出門消費。緊接著,禪城發放消費券,刺激受抑制的需求盡快釋放,從而使需求規模盡快恢復。
在政府、園區、企業抱團取暖下,可以欣喜地看到,禪城眾多餐飲單位的經營逐漸恢復,商圈人氣逐漸增加。
消費市場的回暖,政府調控是引導,最終還靠市場本身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,禪城多家商業中心紛紛開啟“自救”行動,一方面以減租方式幫助商鋪渡過難關;另一方面不少商家則借助線上平臺促進“云消費”,加快發展線上銷售、外賣送餐等“無接觸服務”新方式,彌補因線下人流下降帶來的損失。
不論是那種方式,那種拋下抱怨、團結互助的餐飲精神,那些越挫越勇、充滿韌性的餐飲“老將”,那些化危為機、借機謀強的新餐飲思維,正帶領禪城餐飲業追回損失、追趕“春光”。
然而,仍需留意的是,雖然禪城餐飲市場逐漸回暖,但距離疫情前水平還有較大差距,客流逐漸回暖也并不意味著所有問題迎刃而解,相反,這一階段餐飲企業還將面臨更多新挑戰,如員工和材料等成本壓力依然巨大、客流情況難以預測、隔離位使餐廳可用餐位數量大幅減少等。有店家表示,如果企業能夠成功挺到下半年,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回暖。
消費興則經濟興,消費受到打擊,經濟社會的整體活躍度也會受到很大影響。禪城是佛山這座美食之都的中心城區,餐飲業占比大,城市的“煙火氣”恢復了,城市活力也就回來了。